投研視點

當前位置:首頁 > 動態資訊 > 投研視點 > 正文

變革時代,結構為先

日期:2016-08-09   作者:趙健

回顧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近40年的高速增長,可以分為三個階段:第一階段是改革開放后的生產力釋放,這直接推動了之后十幾年的持續增長;第二階段可以粗略的認為從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到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,98年的住房商品化改革、國企改革以及本世紀初加入世貿組織,多種有利因素共同導致了經濟增長的黃金時期;而在08年金融危機后的第三階段,以信貸擴張為特征的經濟整體加杠桿,進一步推動了基建和地產的繁榮,但同時,整體債務與GDP的比值從08年的154%上升到2015年的249%。

一方面2015年中國經濟總量已經達到68萬億元人民幣,成為全球第二個超越10萬億美元的國家,占到全球經濟體量的16%,另一方面雖然基本為內債,但整體債務規模已經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,信貸擴張推動投資增長的經濟模式難以為繼,經濟L型增長的趨勢已經逐步成為共識。同時,從全球來看,經濟增長乏力,世界不穩定因素增加,低利率寬貨幣將有可能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常態。

基于以上宏觀判斷,我們對下半年市場不過度樂觀,但也并不悲觀,相對看淡市場的總量性機會,更加關注結構性機會:第一,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,普通居民在性價比優異的消費品、醫療、教育上的支出持續擴大,我們看好醫療、教育服務中的模式創新者和消費品中的強勢品牌;第二、政府支持的智能制造行業,戰略產業的進步沒有捷徑,唯有大量的資本和人力投入,這些行業將長期享受政策紅利和財政支持,半導體產業、軍工產業、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仍然會景氣向上;第三,受社會資本青睞的科技創新行業,隨著中國與世界,尤其是中美科技創新的同步性加強,依托中國龐大人口的天然優勢,在互聯網、汽車電子、消費電子等領域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本土創業企業,我們相信未來必定有強者脫穎而出;第四,低利率的環境和全球性的貨幣寬??赡軐е虏糠仲Y源品和農產品的漲價,而供給和需求的短期錯配也會加劇這種上漲。

同時,在穩健的核心原則下,我們也同樣關心市場可能存在的風險,這包括:第一、美國加息預期和英國脫歐進展對貨幣寬松環境的影響;第二、國內經濟的去杠桿過程,這可能對今年四季度及明年上半年的增長造成一定挑戰;第三、市場本身估值因素的消化過程。以上三點相互作用,更需要結合對中觀產業和微觀個股的深入研究,我們將更加審慎的評估和跟蹤這些風險因素。

在經濟可能長期處于L型增長的背景下,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經濟結構的變化和商業模式的創新,也更加放眼世界,關注他國的發展歷程和科技創新,尋求結構變化中的持續機會,審慎考量其中的風險收益,恪盡職守,履行受托責任,為投資人爭取穩定持續的回報。


曰批视频免费看30分钟,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,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app,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yw